崔崑:81岁起笔,著就特殊钢百科全书|先生
先生
先生,不仅是一种称谓,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。可堪先生之名者,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,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、豁达包容的情怀,任风吹雨打,仍固守信念。在市场强势奔袭的时代,先生们还需耐得住寂寞、挡得住诱惑,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、做人的一盏灯。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《先生》第二季,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、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。
第六篇
崔崑:81岁起笔,著就特殊钢百科全书
点击音频 聆听先生
夫人朱慧楠:早上6点起来收拾一下、或者做一点家务事,这是他的休息。然后写他的书,两百万字还在写。
崔崑
先生
崔崑肖像 (孔颖 绘)
崔崑,1925年生于济南。中国工程院院士,华中科技大学教授,著名金属材料专家。从事材料科学教学与研究工作69年,创造性地研究和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新型模具钢,撰写完成我国首部全面系统介绍特殊钢的百科全书,为发展我国新型钢种作出杰出贡献。
先
生
名
言
“报国就是我的信仰。
”戳视频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f05375a4y1l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“我这一辈子不谦虚地说就四个字——一个勤奋,一个报国!我们做的一般人可以做到的!”
崔崑先生近照(肖艺九摄)
江城武汉的夏,少不了雨水的滋润,洗净铅尘的喻家山下华中科技大学院士楼里,92岁的崔崑早早坐到书桌旁,为再版自己的专著忙碌着:
“出版了之后,慢慢就发现要不断跟国际接轨,这样的话钢的出产产品外国人知道,他也是这样一类钢,进出口都很方便。所以这几年变化很快,我就开始修改。”
崔崑(右)与夫人朱慧楠在武汉的家中(肖艺九摄)
这本名为《钢的成分、组织与性能》的专著共1574页,200万字,是我国首部全面系统介绍特殊钢的“百科全书”。但谁能想到,2006年提笔写书时,崔崑已是81岁高龄。学生柳林说,为完成这一艰巨工程,他自学计算机软件,亲自收集每一份文献,编辑每一张图片。
学生柳林:“他自己买的电脑,所有的材料所有的字,一个个敲进去,他就自己下载了一个图形编辑软件,他自己把那个图片导进去,在那上面进行修改。”
崔崑这一辈子就像自己的专业一样,千锤百炼。
少年时,家乡济南被日寇占领,燕京大学毕业的父亲毅然离开被日本人接管的洋行,并鼓励儿子离开沦陷区,到大后方去继续读书。
崔崑幼年照
“高中毕业以后,日本人奴化教育,我父亲就说你无论如何不要在这读,绝对不给日本人做事。我们拿了一点很简单的行李,有时搞个架子车,有的时候就走路,通过河南的一个封锁线,从西安到宝鸡到广元、绵阳最后到了成都,一共走了81天。”
1944年,崔崑考入西迁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机械系,一门心思就是读好书。
“我在大学读的机械系,包括汽车、加工机床、动力,一个专业就是一门课程。第二年我就得了全系第一。”
崔崑毕业照
1948年,崔崑以优异成绩毕业,留校任教。新中国成立后,百废待兴,钢铁成为工业脊梁,而高性能特殊钢,更是托举一个国家钢铁工业水平的巨臂。但是,当时的武大,并没有这个专业:
“这怎么办?那是58年春天,说是你就去苏联去学习,将来回来能够把这个专业办好。我一了解以后莫斯科钢铁学院应当是苏联这个专业是最好的学校了,所以我就在那儿两年,一方面听些课,另外,还做些实验研究。”
崔崑、朱慧楠1952年哈尔滨求学照
1960年,崔崑学成回国。那时,我国工业生产急需高性能新型模具钢,却无力自主生产,进口价格是普通钢的10倍以上。崔崑心急如焚,和同事们加紧建设实验室。
“有些学校能买的帮着买,买不到的盐炉实验就自己动手做。在苏联又带回一些图纸,一些测试仪器。”
那时候没有温控自动化技术,他们只能用最“土”的办法控温——眼睛紧紧盯着温度显示仪。往往一盯就是一个通宵。
“就用眼睛来控制,如果温度高一点就停一停,温度低一点就把闸合上去。所以就是靠手动来控制,那个控制就比较难了,要聚精会神在仪表里观察。”
而每一场实验,崔崑都坚持亲自在场。
崔崑在实验室
“超过10度实验就不够准确,就会影响实验结果,所以我们必须要亲自去。这个不准的话,会前功尽弃。”
1964年,新中国成立第15个年头,崔崑带领同事建成了装备完整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实验室,新模具钢制成的模具打破了国外垄断。
上个世纪80年代,国家进入改革开放的大发展时期。每当新钢种出产,崔崑便背着沉重的“铁坨坨”,风尘仆仆赶往全国各家单位试用,乐此不疲。
“那时候火车挤得不得了,有的时候没有位置坐,更不用说卧铺了。我有几次站着,从北京一直到武汉站着,尽量不喝水,避免去厕所。当时我要托运,很麻烦的,因为一点点的钢筋都要办手续。所以我就自己带着去完了,省事。”
崔崑先后研制出十种自主知识产权新型模具钢,在数十家工厂得到应用,按当时的标准,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两亿多元。学生熊惟皓说,如今已经92岁的崔先生,依然不断关注着学科新动向和新的研究方法。
学生熊惟皓:“他现在还在关注着这个学科发展的一些前沿动态,并且经常和我们讨论这个方面的成果。”
而崔崑说,走在学生的前面,这是为师者的基本要求。
“为什么呢?你不能完全靠学生搜集资料,因为你是老师,必须先走在前面。”
生活中的崔崑,一件衬衣可以穿30年,但是对家庭困难学生却非常“大方”。2013年,他和夫人朱慧楠将全部积蓄420万元捐出,设立“勤奋励志助学金”,每年资助45名本科生,每人8000元。
崔崑(右)在武汉家中指导被资助的华中科技大学学生(肖艺九摄)
“我们两个人商量就是要雪中送炭,帮助那些家庭困难、但又勤奋努力学习的学生。因为我们毕业时候两手空空,现在有些积蓄还不是国家给的,用不完还给老百姓这是很自然的事情。”
崔崑先生夫妇近照(肖艺九摄)
记者手记
我是记者张明浩。
崔崑先生今年92岁,夫人朱慧楠89岁。夫人身体不好,如今还是崔先生买菜做饭。而学化学出身的朱慧楠教授,则用厨房里那个不大的电子秤,精细地搭配着每顿饭的各种食材。两位老人,已经这样认认真真地一起生活了64年。
崔先生说自己写书有四个要求。一是全,二是新,三是严,四是用。所谓严就是书里内容的出处一定要严格。不是你的,一定要把出处明确地标示出来。曾经有一次,崔崑自己带的博士生发表论文时,把他的名字也带上了。崔崑发现后严厉地批评学生是给自己帮倒忙!他说:“搞科学研究的人,要遵守科学道德;维护科学尊严,贵在诚信自律。”或许,和炼钢一样,只有一丝不苟、诚信自律,才能锻造出钢铁般屹立的人格吧。
巫漪丽:一生只守一架琴|先生
戴逸:《清史稿》拟明年问世,共100册|先生
主创人员
总监制:蔡小林
总策划:高岩
审稿:王磊
记者:张明浩
制作:李晓东
播讲:肖玉、杨昶
视频:黄一博、陈振
新媒体编辑:王茜、陈博颖(实习)